在許多改裝車輛的引擎室內裝照片中,常會見到白色帶狀纏繞著排氣頭段,這種隔熱纖維帶的應用已經在市面上有一段時間了。
因為隔熱帶具有耐熱與保溫的特性,用在汽機車上改裝是使用在隔熱上,比如說機車就纏在排氣管上避免去燙傷腳部,汽車就纏在排氣頭段,讓頭段所產生的熱源不要影響引擎室那麼的高。

但是當你仔細再爬文多看一些分享案例時,對於這個產品的使用評價上好壞各佔一半。覺得好的是說,的確用在排氣頭段隔熱上的效果很不錯,但是覺得不好的人反應是說,整個帶子纏著頭段後,容易讓不鏽鋼改裝的頭段過熱而破裂,因為熱度都包住了,無法消散。

其實網路的分享文或是論壇上的討論也都是如此,每件事都會有不同的層面來觀看利弊,但是取決還是在使用者自己是想要如何應用在自己的車上,利與弊兩者權衡下,是否想要使用安裝。

我是因為這一年多來,因為更換了進氣系統以及點火系統的提升 (請見 Simota 進氣系統MSD點火系統),引擎室裡的溫度就變得比較高,再加上整個進氣全部都是以鋁管為主,Apexi 進氣香菇頭又放置在引擎室裡(請見 Apexi 高流量香菇頭),所以看來進氣溫度的改善方案變成是首要得著手進行。

使用隔熱帶就變成我思考上的首選,因為容易取得也不用敲敲打打很容易施工,但是隔熱效果是否真如網路上使用過網友所分享那樣的不錯,就得要自己花錢親身體驗。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話說,一年多前去歐記把方向盤皮套給升級了(請見 歐記方向盤製作),整個方向盤質感就是不一樣,但是升級後這張照片就是有點怪怪的,原來是我這方向盤右邊幅條有著當年小明幫我安裝的定速裝置控制鈕 (請見 Tribute定速裝置安裝),但是左邊一整個空蕩蕩就會讓人視覺上產生落差。

照片


因此裝了方向盤皮套後的第三天,我終於忍不住打了一通電話給小明,他接到電話的第一句話就是
"我東西準備好了,正在想說你什麼時候會打給我"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每回在清晨或傍晚的時刻開在高速公路上,行經兩旁有農田的區域,在高速行駛下擋風玻璃就是滿滿的這種蚊子屍體,縱使你噴再多的雨刷水或是到休息站停下用衛生紙擦,還是刷不掉黏在玻璃上的蚊蟲。

如果到了夜晚,玻璃上儘是這種蚊蟲加上雨刷刮過的痕跡,真的讓你晚上視線變得更慘,開車的樂趣完全就變得很不爽。

這些年來,經我買了各式各樣的清潔用品實驗,這瓶3M 清除蚊蟲屍體黏在擋風玻璃上最好用,噴一下等個三十秒泡沫消失,你再啟動雨刷刷一下就能輕鬆搞定黏在玻璃上的那些蚊蟲,還你視野良好的玻璃。

 

先來看看黏在我擋風玻璃跟前保桿以及方向鏡上的慘烈情況..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真的是視覺化導向的動物..

在網路上看到一張日本 Apexi 的高流量空氣濾芯的照片,就覺得好有質感喔,所以手癢就從露天、Y拍,一直找到淘寶上,買東西真的就是那種瞬間的衝動慾望,在你情緒亢奮的那一段時間內,只要價錢合適,理智還沒反應過來之前,你已經完成了付款下單的流程了!

淘寶買的這棵 Apexi 香菇頭已經遠渡台灣海峽寄到手邊,收到貨品時才發現,哇勒怎麼比想像的尺寸還要大上一倍,原來衝動的那時根本就沒去考量尺寸能不能塞進我的引擎室,只是覺得就是很漂亮,一定要入手!
不管了,就算鋸開引擎室的支架與零件,也要想辦法讓這顆塞到裡面,沒用到擺著當裝飾也好看!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牛津謀殺案 (The Oxford Murders) 這部電影是由西班牙推理小說所改編,非常的可惜沒在台灣上映。這段時間我看了一些好萊塢娛樂片,思緒每每在聲光效果轟炸過後就會煙灰散滅,懶得動手提筆寫寫心得,但是這部卻是最近唯一我想推薦並請大家有機會就去找來看的小品電影,沒有絢爛的爆破大場面,就是另一個理工數學版的達文西密碼解謎版。

我還蠻喜歡導演處理這片的敘述故事方式與剪接、攝影的手法,有幾段是採用一鏡到底的鏡頭,例如從女主角Beth拉大提琴,鏡頭跟著她的樂團同事走到大街,走進書店,鏡頭隨即再跟著從男主角Martin 書房室友,走回街頭隨即他要閃避教授,鏡頭又跟著教授 Arthur Seldom,他看了紙條隨即扔到垃圾桶,Martin 剛好騎單車錯身而過,再跟著Martin 回到租屋的地方,鏡頭就攀回二樓窗戶,Zoom-in 到老夫人被謀殺後坐在椅上的模樣,一氣呵成,讓你不得不專心注意在螢幕裡的細節。

缺點就是在影片的敘述過程中,大量塞入許多數學與物理量子理論的專有名詞,如果你不太懂海森堡測不準原理、費馬最後定理或是一些理工方面的科普知識,觀看過程中想必就會有少許的壓力,不過要是你真的不懂,那就直接跳過,也不會影響理解劇情 ^^

最後揭開整個結局的謎,一個不經意種下的因,就會引發其他的果,如同地球一端的蝴蝶震翅,另一端則會因效應而引發颶風。

不過總還是覺得這部片子少了什麼味道或元素,我想應該得要去找原著小說回來看,小說改編的電影總是給人一種被閹割了一些情結滋味。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篇想要來談談車輛煞車真空系統的原理..

 

大家可能想說,煞車不就是腳踩下煞車踏板後,車子就停了,但是煞車原理是什麼?
看到新聞說,車子爬坡時因為突然熄火了,所以煞車失靈車子滑落到山坡下,但是車子熄火跟煞車又什麼關係?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一年前,我們在思考是否能讓無線電的語音通話延伸到VOIP、電話交換機並與小麥的產品線做密切的整合,可是小麥只是一家專注在語音通訊的軟體公司,要跨足無線電這個專業領域對我們來說,絕對是一項非常大的技術門檻,甚至是不可能完成的事。

如果想要在產品上突圍戰局,就需要找到技術強悍並能夠一起攜手合作的夥伴,因此我就厚著臉皮,直闖到公司資本規模大我們太多,又是國內最大最老牌的無線電製造大廠 - ADI 利匯科技,跑去敲門提案並說服他們相信我這個瘋子所想要做的事情。

ADI 利匯科技,如果有在玩無線電的朋友,相信對他們家的無線電產品絕不陌生,而沒玩無線電的朋友,也一定有用過他們家的產品,因為他們之前就是 ADI 誠洲電子,想當年他們家的電腦螢幕也是橫掃千軍,霸佔CRT 螢幕市場的地位,但在921地震時,生產螢幕廠房全部倒塌,因此就收掉CRT螢幕的產品線,專心在無線電的開發上。

非常感謝ADI 利匯科技的陳董事長與徐總經理以及業務主管Steven,他們不擔心小麥公司規模這麼小、人數這麼少,懷疑是不是詐騙集團竟敢上門來呼隆,反而在他們專業無線電領域裡評估,認同這個未來可跨越網路通訊的想法,並且計畫可以從台灣研發,外銷產品到國際市場上,所以陳董與徐總下令,集中ADI所有的研發資源人力與資金,全力投入整個硬體系統的研發。

這一年來ADI與小麥的研發夥伴,在軟硬體的開發上分工合作,從概念雛型到設備電路裸板、韌體的不斷更新,後端系統與手機App的調整與測試,如今終於到了一個可以推出到市場的無線電通訊解決方案的時間點。從醞釀想法到實際產出成品,我們兩家公司的研發夥伴,做出 Made in Taiwan 的通訊產品,剩下的就是讓客戶來驗證我們是不是夠努力、能不能解決客戶在無線電使用上的瓶頸限制問題。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上週我與NEC王協理及何經理,一同去台南拜訪登茂科技的張總經理,對登茂科技說明小麥產品的特性與市場定位以及後續合作的方式。

到了中午用餐時間,張總經理熱情款待請我們到義式餐廳用餐,翻開菜單滿滿各式義大利麵與燉飯,每道都讓人食指大動,瞬時讓我陷入點餐的選擇困境。

根據自己以往的經驗,來到第一次嘗鮮的餐廳,通常點白醬料理會比較安全。因為紅醬的番茄配方處理,會因為廚師的喜好不同,煮出的醬料口味風格會差很多,而白醬以奶油為主,風格差異不大,比較不會踩到地雷料理。

當下點了一道奶油培根義大利麵,味道果然是自己所預期的口感,很不錯吃,在南部炎熱的氣溫下,濃厚的奶油味道還是能促進食慾,整盤吃光光。

今天下午就在考慮晚餐吃什麼,打開冰箱看看有哪些食材,有洋蔥、雞胸肉、鴻喜菇,不然就出門再去加買個培根、牛奶等等,動手來做道 "奶油培根雞胸肉義大利麵",也算是讓全家人開胃的餐點..

花了時間把這些食材炒一炒,把白醬處理一下,一起放入鍋中燉煮,義大利麵得另外用一鍋滾水,花些時間煮熟,之後再把義大利麵放入平底鍋,淋上白醬小火拌煮,讓麵條能夠充分吸收奶油醬汁。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炎熱的夏天,沈悶的氣溫裡,來瓶冰啤酒總讓人會有很冰涼的感覺..

可是偏偏我對啤酒就是會稍微敬而遠之,大概對啤酒花會有些過敏,只要喝一瓶啤酒,就會讓我頭有些疼痛。
但是每回有新口味的啤酒上市,好奇心就是會戰勝生理的頭痛,還是會買一瓶回家試試口感,想要知道那種新滋味是如何。

最近台灣啤酒推出蜂蜜啤酒,也開始強力大打廣告,啤酒加蜂蜜,那是什麼滋味呢?
喝下的第一口,標準的台啤帶有微微蜂蜜的香味,但是沒有蜂蜜的純甜,喝了兩口後,就已經沒有初嚐的新鮮感了,原來這種味道對我來說,不夠特殊也容易膩。

可是還有半瓶以上沒喝完,怎麼辦? 乾脆把家裡的純蜂蜜,倒入一些到杯子裡,再把剩餘的啤酒加入,徹底成為真正的蜂蜜啤酒,結果出乎意料的好喝,這才是實在的蜂蜜口感,而非罐裝啤酒所能取代的真實口味。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週六的上午,剛好拿來嘗試做新的烘焙實驗,食譜連結在文章的最下方。


這次不用剛買的製麵包機,打算參考網路的食譜,純粹用手工製作,來個很健康的無糖、無奶油的手工麵包。
所以昨晚就先去家裡附近的食品行,把所需要的材料像是可可粉、巧克力豆等等,買回備用。
一早送小朋友去學校上課後就開始進行計畫,過程中廚房就像是被麵粉炸開一樣,自己也搞的滿身灰白,難怪麵包師父都得穿上白色的制服。花了三四個小時,麵包分梯次進烤箱烘烤,出爐後把麵包剝開,外皮酥脆很像法國麵包,內部水軟就像吐司一樣,第一次做此麵包,真的滿意。

這次的實驗就只凸顯一件事,家裡的烤箱太小了,一次塞不了那麼多的量,難道真的得逼我做決定,為了買大一點的烤箱能使用,得要重新敲掉整個廚房嗎?

文章標籤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