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半前與鳥老闆討論,他決定開始開發進氣鋁管的產品,到我自己全面改裝進氣系統 Simota 進氣系統,開啟了我對車子進氣系統的研究與各項大大小小的改裝實驗,甚至對於坊間各種進氣的改裝品,也都去了解一下運作的原理。所以就寫了一系列的進排氣文章,包含上一篇的可變進氣歧管與可變渦流系統

當年在製作鋁管時,曾經和鳥老闆在討論要不要做一些特殊的設計,包含像是槍管裡的彈道螺紋或是塞個導風扇等等,但這些天馬行空聊天的討論下來,不外乎牽涉的就是製作成本是否與功效能夠符合比例,甚至也有廠商上門推銷展示電子式渦流扇塞在鋁管裡,電源一啟動風扇就狂轉吹出空氣,效果酷炫價格也不便宜。但是仔細再想想這些設計對於進氣是否真的有幫助嗎?

在我以往的介紹進氣系統系列的文章,都有談到幾項重點,容積效率、空氣流速等等,進氣通道當然希望是光滑面讓空氣能快速流過,所以有些小改裝會著重在節氣門拋光、換矽膠管、鋁管等,這種方式會有些效果,剛裝上去開車也是會有感覺,車子的油門變輕了,也會很滑順,但是能夠改善的空間幅度就只能這樣,沒法變得更猛。

有一些改裝是想要加速空氣流速製造一些渦旋效果,就會在進氣管裡做不同的口徑與形狀設計。我個人沒試用過這樣的產品,但是依造我自己對進氣的知識,這種固定式的形狀設計,在面對引擎不同轉速下需要不同的空氣流量時,就會有瓶頸發生,低中速效果應該或許不錯,一旦到了高速就會面臨進氣不夠的問題。

另一種就是在管徑內加裝風扇,扇葉旋轉製造空氣流動,視覺與心理感覺上會有一些增壓效果。同樣這種產品,我個人的解讀一樣是,低中速上的表現應該會比原廠好些,但一旦中速要往高速上,空氣流量的需求會被這顆扇葉所影響,甚至高速上的動能會被旋轉的扇葉給妨礙進氣,把性能給拖了下來,所以這類的產品我自己也是不考慮裝在自己的車上。

不管是去逛汽車百貨賣場或是遊走一些汽車技術論壇,只要是有關這類議題的產品,我都會特別注意瞄一下廣告介紹或是特性原理等。而在年初時逛到某個論壇裡,有網友發文問到,有沒有人用過 "渦特夠 Vortigo" 這個產品? 我原以為也是類似風扇渦流的東西,所以也就直接 by pass 跳過。直到又過了些時候在小惡魔網站裡,又有網友提出這個問題,想也知道網路鍵盤賽車手這群鄉民絕對不會放過大酸特酸的機會,於是就在這篇開始蓋樓砲轟之時,渦特夠產品的設計者 - 陳老闆,站出來在第一線接受鄉民的洗禮與檢視。

其實我承認我原本也是打算站在一旁看笑話的鄉民之一,但在這個發文討論過程中,面對產品的各種疑問、原理以及提出檢視數據時,陳老闆都能一一回答讓鄉民理解,讓原本一面倒認為這是個陳年老調的產品設計,已經轉變成理性討論的對話。我們人往往都會因為以往的知識經驗累積直覺說,放個東西擋住進氣管道是有問題的、那是不可行的,所以會本能拒絕接受新的知識觀念,馬上在還沒理解新產品原理之前就先砲一些酸文出來,但是當你靜下心來仔細思考,或許這是可行的一種方式。

渦特夠可變角度渦流這個設計,雖然看起來像是旋轉的葉片,但實際上葉片不會旋轉,而是根據引擎當時的轉速所產生的負壓空氣吸力來決定葉片開啟的角度。怠速時,葉片趨近於關閉但實際上還是有縫讓空氣流過,當踩下油門引擎轉速越高葉片開啟的角度就越大,如此能確保在高速上不會影響進氣度。葉片的設計讓氣流通過時能產生氣流渦旋,讓氣流通過節氣門進入可變歧管時,能夠讓油氣與空氣混合的更好,增加燃燒效率,特色還是在葉片開啟角度依據進氣量作為可變,這也是這個產品跟上述我所說的那些產品最大的差異性。

 

渦特夠 Vortigo 官方網站的產品介紹網址

http://www.mttek.com.tw/index.php/product/view/path/16_19/id/1.html

 

我們先來看一下中天新聞採訪的影片介紹。

 


測試時的影片,葉片開啟的角度來自踩下油門後,節氣門的開度來決定,油門越深葉片開啟角度越大
 

 

這是渦流空氣的示意圖,空氣經過渦流器產生的渦流,通過節氣門再到進氣歧管,仍然有渦流功能。

 


渦特夠可變角度渦流產品,直接上馬力機測試性能曲線.. (明莧科技陳老闆提供)

Civic 9 代

 


VW Golf Mk7 1.2Tsi

 

VW Golf Mk7 1.2Tsi 在馬力機上的影片

 

陳老闆也為這個渦特夠的設計,申請了美國發明專利,核准的專利內容在此  https://www.google.com/patents/US8960146

過程當中,我對於陳老闆的其中一句話非常有興趣,"他說他在產品的設計上是要解決低中速起步扭力不足的狀況,但在高速表現上維持原本原廠的設計甚至還可以更好",他的確把渦特夠這個產品所要定位的價值給說了出來,而且對自己的產品很有信心,敢把產品裝上車直接拉馬力機做驗證測試。只是當時這個產品剛上市時使用航空使用的7075 鋁材,製程全部採用手工製作,成本就反應到高單價的售價一萬六千元,這... 雖然產品我很認同設計理念,但是阮囊羞澀、荷包見底的我,也很難說服自己砸下這筆重金來試用看看。

又過了幾個月,再回頭看看這個產品,天呀,售價已經降下來快要打對折。原來陳老闆已經找了加工廠,克服葉片生產的夾具設計與精度,能大量製造下的成本上就能降下來反應回來給客戶,那麼降下來的這個價位我想我是可以接受的,所以我在網路上聯絡了陳老闆聊了一下,同時間也跟鳥老闆那邊我也跟他介紹了這個產品的設計原理,就找了個時間讓這兩位約好在鳥店碰面,實際來驗證測試一下產品是否可行,隔天陳老闆就親自南下到台中,帶著產品與改裝器具來鳥店毒窟與我們會面。


渦特夠可變渦流的包裝


打開一看,可變渦流器的模樣


拿出來看一下側邊角度


另一個角度


平時怠速時,渦特夠扇葉關閉,但其實還是有一些角度縫隙讓空氣能夠流動

 

隨者高轉速,可變扇葉全開的角度,就能維持原本原廠設定的高速進氣量


陳老闆正在組裝一支矽膠測試管,準備裝一顆在我的車上


渦特夠渦流塞在矽膠管內


裝上車之後的照片


同時這段時間鳥老闆也沒閒著,他請陳老闆提供數顆渦特夠渦輪,分別改裝在測試用進氣管,然後找一些車友試裝在他們車上請他們上路測試感受,從這些不間斷的測試結果裡找出針對 E/T 車種的特性,找到最佳的改裝方式效果。


測試了一個多星期之後,我來說說我的感受。

1. E/T 車種最被車主所抱怨最大的問題就是,車子重量夠重所以起步緩慢遲鈍,一直要到時速30 ~ 40km以後,才會因為車子的加速度才覺得好開。渦特夠渦流這個產品就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先來說說中低速的表現。
當我油門一踩一起步,瞬間車子反應的動力馬上就輕盈的帶動車輛,完全沒有以往虛脫的感覺,車子從靜止起步0km ~30km之間表現比以前好,一檔到二檔的銜接加速性已經變得很線性,車子動力最飽滿最順的時速區間是在 30 ~ 80km 這個區間,可以說要動力就有動力,就算放開油門滑行也比之前更順、更滑、更遠。
高速的部份,80km 很容易一踩油門就容易到 130 ~ 140km,這一段的表現差不多就是原廠高進氣量原本的設定,速度如果要再上去應該沒有什麼問題,不會因為扇葉的開啟角度而影響高速表現。所以當我的 Tribute 2.3 裝上渦透夠第一次在路上試跑時,那種感覺我以為我是在開我老婆那台Focus 小鋼砲,輕盈有力一般的遊走在市區街道有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完全不會喘氣。

2. 油耗表現,這週市區、高速已經跑了一桶半的油,因為都在測試所以常常會大腳油門或是做某些時候的瞬間加速 Kick down測試,理論上油耗應該比平時表現更慘才對,但是去加油後發現油耗與平常差不多,我想這有幾個因素:
一、因為車子變得很順很好開,所以有時起步你就無需大腳踩下車子才會動,現在都輕輕踩車子就衝了出去。
二、滑行的距離變遠,所以自然而然開車的習慣也會修正,遠遠看到紅燈,就回放開油門滑行過去,距離比以前的經驗修正更遠。
三、渦流空氣帶動更好的燃燒表現,直接反應在動力上,對於環保或是車子積碳問題就會好很多,這一點我會持續注意觀察記錄下去。

3. 改裝難易度,因為只要加裝這顆渦流器,施工難度還比節氣門墊片、加裝鋁管,簡單太多,更不會影響所謂的原廠保固問題。

4. 我歷往的改裝品,原本最有感的是MSD放大點火排第一名,現在已經被這個渦特夠渦流給擠下來,渦特夠變成第一。如果節氣門墊片、鋁管帶給你的感受是50分,那麼這個渦特夠渦流一定會超過200分的直接回饋感受給你。

5.. 性價比 C/P 值,以我個人來說非常的值得,也非常高,這段時間有測試的車友,基本上測完拆下後恢復原廠設定,他們通常都會問鳥老闆,什麼時候開賣? 因為拆下渦流器恢復原廠之後,內心已經回不去那個好開的境界。
我舉個例,我車子加滿一桶油也要一千多塊,只要油耗每次省個 30元,一兩年後這個渦流器的成本早就攤回,更別提每天開車帶給你充沛動力的爽度。如果你覺得我的文字形容的很誇大,那麼我現在挖個坑給鳥老闆跳,你可以去找鳥老闆借測產品,出去跑個一趟再回來,你就會知道我所說的感受,至少這個產品在我的心靈馬力上已經有增加100匹了。

6. 這一週不管是低速、中速、高速在測試,為了驗證是否真的有效,因此車子在行進間的確有踰越道路速限的標準,既然做錯事情就要甘願接受處罰,所以測完這週之後我另外最擔心的是,不知會收到有幾張紅單要付出代價,唉.. 繼續鬱悶中!


後續我還會不斷的更新這篇使用心得文章,在一個月後、三個月後、半年,陸續把這項改裝品做長期心得分享。

PS:  同場加映,陳老闆公司的另一項改裝品  脈波動力增強器 ,也同樣令人有感的好物,各位可以參考。

 

 

2016.08.04 更新 

-------------

文章一出來,馬上就有好多人私訊問了很多問題,好吧,那我就找時間一一來說明...

Q: 我有去看渦特夠 Vortigo 產品,他的產品編號有R, L 跟 T ,那是什麼意思?
A: 好的,編號有 R 的代表渦流旋轉方向是右旋,L是左旋.. T是給渦輪增壓的車子用
為何進氣的渦流還要分左、右旋? 每家車廠所出的車子引擎進氣的渦流方向都不一樣,所以這需要實際測試才知道,例如 Escape/Tribute 2.3 這型就是得用右旋氣流,Escape 3.0 得用左旋氣流。至於其他車種,在官方網站上也有列出對應的版本,您也可以上去查詢看看你的車子是何種氣旋版本。

Q: 那麼用錯左、右旋氣流會怎樣?
A: 我有實際上路測試,刻意把我這輛車裝了相反的左旋氣流版本,結果是在行駛間放開油門滑行時,正常的右旋氣流會讓你的車子滑行的更順、更遠,但是左旋氣流的版本一放開油門滑行會立即產生檔煞抑制的效果,你的車子就好像在做降檔引擎產生檔煞一樣。據陳老闆說,他還遇過裝錯版本的,根本油門踩下去就難開的要命,跑不動的情況。

 

 

--------------

2016.08.08 更新

就我與一些 E/T 2.3 車主聊天,大多車主的經驗都是在車子轉速 1800 ~ 2000RPM 是個瓶頸區。例如一檔起步上二檔或是二檔換三檔時,會在這個轉速區間延遲頓了一下才會換檔上去,或者是當你在跑山路爬坡時,如果轉速掉了下來一千多轉或是剛好車子要上坡停止重新起步,那麼你的車子就會龜速慢慢爬,就會在 1800 ~ 2000轉之間這個龜速區卡了一些時間後,要等到轉速有拉了上去,動力才會整個出來。

裝了渦透夠渦流器的這些期間,仔細在注意觀察其改善的變化,1800 ~ 2000轉的區間的延遲時間已經能比以前很快的換檔過去,鈍挫感與延遲已經改善很多,爬坡的情況改善也是如此。渦特夠確實能讓這段我稱之為換檔的笨挫轉速區間裡,那種要不到動力的不好感覺一掃而空。

 

 

--------------

2016.08.14 更新 

 

因為家裡小朋友的暑假即將結束,所以老婆大人強迫我得排出三天的假期出門去玩,這次出遊就選定家人少去的台東做深度探訪,剛好也趁此來試試渦特夠的性能。


高速公路與一般公路
車子在一般公路不管起步或是60km範圍內,車子的力道表現很不錯,在高速公路以時速 110km 巡航一樣輕鬆,就算要瞬間kick down加速超車,反應一樣輕快。


南迴公路
上次跑南迴公路時,已是兩年前跑24耐環島的時候,這次重回南迴公路,全家四口加上一堆行李,車重並不影響跑山路的順暢性。跑南迴公路常會遇到遊覽車或是大卡車擋在前面慢慢前進,當你慢慢跟在後面也需要守交通規則不能越過雙黃線到對向車道進行超車,而南迴公路有許多路段會設計雙線道讓你能在那一段路線可以合法超車,所以渦特夠提供瞬間加速性的扭力與轉速,這時就凸顯它的價值。


花蓮六十石山
去過六十石山的朋友應該不陌生在那條上山的山路裡,有非常多段的180度髮夾彎,之前車子遇到這種髮夾彎時,因為需要減速再彎過180度後猛踩油門做爬坡加速,之前車子常在2000轉以下猛喘慢慢爬、慢慢加速,要等到突破2000轉後動力才會像是踢了一腳給你才出現。
這次裝了渦特夠渦流器後,正好車子滿載四人來試試這種爬坡是否有改善,之前那種爬坡很差的經驗此次完全破解,減速、轉180度彎、加速、動作一氣呵成,全程D檔直上,動力與轉速匹配的非常順暢,在低速的情況裡扭力能夠瞬間爆發出來,果然這是一件爬山的神器。

 

 

--------------

 2016.08.23  更新

 


因為我的16"胎已經跑了六萬多公里磨的也差不多,也該是要換掉的時候,乾脆趁這次換胎的時候,改換18"輪圈,主要是希望能有18" 輪胎很好的抓地力與操控性。但是從 16" 換到 18" ,輪圈、輪胎都加大又變重,所以原本裝了渦特夠改善車子重拖的問題,會不會因為換了輪圈、輪胎,又被打回原形。

 


換了18"之後,果然車子在低速的表現上,就沒有16"原本來的好,一直要到時速70以上就才沒有什麼差別,唉,果然有一好沒兩好,車子的改裝就是在一整個生態裡求取平衡點,當你改裝了某部分破壞了平衡,你就得想辦法再找方式補回來。

在LINE裡跟陳老闆討論了一下,他建議我裝兩顆渦特夠試試,我直覺是,你是在跟我開玩笑吧?這怎麼可能呢,這不會破壞氣流漩渦嗎? 他說不會,因為他曾在渦輪Turbo的車子上試裝過,車主也是 16" 換到 18" 的胎情況與我一樣,後來車主裝了兩顆的反應效果很好。但我問那自然進氣NA呢? 他回答,你是第一台,你試完後再跟我說心得。

 

鋁管的前端裝一顆 71R

 

鋁管的後端再裝另一顆 66R

 

既然陳老闆都這麼說了,那就找一天上午,再去鳥店跟鳥老闆借了一顆66R,再加上我原本的71R,兩顆渦特夠分別裝在管子的兩端裡,裝好後上了再說。車子在起步到時速20km的這段,沒有什麼太大的差異,但是只要起步後有了速度,超過20km 之後,表現的狀況就比原本的一顆來的好。尤其在 30km ~ 80km之間的表現,不過我跟車子還在適應這樣的駕駛改變,因為這樣油門輕踩之下還蠻容易拉轉,所以還在習慣控制油門。

高速部分在高速公路上跑到時速140km,應該還可以再上去150km,不過剛好遇到國道施工路段縮減,所以就放棄繼續加速測試。高速在時速120km以上的行駛,因為多了一顆渦特夠,感覺上就會有些動力悶悶的,車子加速變成是慢慢加速上去,不過你若是降檔 kickdown 再加速是沒有什麼問題,所以兩顆渦特夠的表現在高速上就沒有只有單顆的好,這個表現也是在自己的預期之內,只是自己親自區開車證實感受。

不過還好我並不是開高速公路就是在時速 140km 以上遊走的人士,最多就是在 110km ~ 120km 之間,因此這樣的組合已經足夠我使用了!!

因為我的進氣系統已經全改為 Simota 的進氣,所以進氣量本來就比原廠的設計還要來得大,所以我的車子可以適合裝兩顆的組合,但是原廠是否可以裝兩顆,這得要是另外再測試實驗。那其他的車種是否也適用裝兩顆?這也是得要看現實的狀況來決定,但是我自己的實際體驗是,裝兩顆是有效的!  至少現在開著 18"的圈與輪胎,不會再軟腳了!

陳老闆知道測試的結果後,他建議要改變渦特夠的尺寸組合,不要用71 +66 ,改用 71 + 71,這樣高速上悶悶的感覺就能排除, 嗯,那就改天再來測試這樣的組合之後,再把心得報告繼續更新到這一篇裡。

 

 

 -----------------------

2016.09.09  更新

 

終於一切塵埃落定,麻煩事搞定了!!

拜託鳥老闆跟陳老闆進貨幾款我想實驗的款項,所以前段時間我又測試了 71R + 71R 兩顆渦流器的組合好幾天,這樣的進氣組合進氣量比較大,所以在低速上的扭力表現就沒有 71R + 66R 來的好,反而車子時速過了80km之後整個順暢感就好太多了甚至比原廠的表現更好,所以這樣的組合比較適合常常跑高速的人,但是我用車是 60% 市區、40%高速,所以我得需要繼續找出這兩者平衡的組合方法。

而最終確定就是以 71R + 66RT 的組合方法來做最後的測試,開了幾天之後,不管是市區的低中速或是上高速公路,甚至還跑了一趟彎曲髮夾彎的山路測試,這樣的組合動力對我這輛車的現況來說,已經非常滿意這樣的表現,原本高速上 時速140km 以上會有些悶的情況也都不見了。除了這已經解開換大尺寸輪胎重拖的封印外,意外的讓我享受另一種層次充沛的動力加上18吋輪胎在跑山路穩穩的抓地力,過彎是一氣呵成、如行雲流水,暢意的快感會隨著開窗吹著涼風時忍不住想要大喊,這就是享受人生呀!

看來下次要敗家的物品就是得升級煞車碟盤了,現在車子蠻會跑的,得把之前裝的小四活塞碟盤升級到330mm尺寸,這樣煞車力道才夠用。

來張深夜與一帆開車測試去跑豐原公老坪山上的夜景照,因為是用手機拍的,沒有單眼相機拍夜景的美麗,純粹就是做記錄用的

 

--------

2019.08.09 更新

明哥的產品接受 Option 改裝車訊的介紹訪問,所以就把訪問影片也放了上來..

 

 

arrow
arrow

    wjhw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